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

这么优秀的她,是您的校友吗?(河南开封第二十五中学 宋佳)

发布日期:2025-05-20

致青春:在试错中破茧,在探索中扎根

宋佳,女,中共党员,中学一级教师高中毕业于河南省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,本科及研究生就读于鲁东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专业,现任职于烟台市祥和中学。本科期间担任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学生会副主席,班级团支部书记。曾获国家奖学金,山东省优秀毕业生鲁东大学十大优秀学生等荣誉。

工作期间曾执教部级基础教育精品课山东省“一师一优课”,烟台市实验教学优质课等,曾获山东省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,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实验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,山东省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一等奖,烟台市教科研先进个人,烟台市教坛新秀等荣誉。

送给师弟师妹的话:

蝉鸣撕开高考后的盛夏,我攥着成绩单站在开封二十五中斑驳的树荫下,像迷失在雾中的航船。志愿填报的抉择如同交错的航路图,无数个辗转反侧的深夜里,我在理想与现实的天平上反复称量。直到翻开鲁东大学化学专业的介绍,那些关于分子碰撞与物质嬗变的描述,忽然在我眼前点亮一盏灯,指引我走向未知却充满希望的远方。

当烟台的海风裹挟着咸涩的气息扑面而来,我隔着鲁大校门口的石阶凝望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红墙,行李箱的滚轮声叩响心跳的节奏。彼时的我尚不知晓,这片被海浪亲吻过的土地,将成为孕育梦想的温床;这座知识的殿堂,正敞开怀抱,等待见证一个少年破茧成蝶的蜕变之旅。

回首大学岁月,我常感慨:鲁大不仅是知识的殿堂,更是塑造人格、锤炼心性的熔炉。这里有包容的老师,有浓厚的学习氛围,有单纯可爱的同学,更有很多“试错”的机会。大学的意义不在于完美,而在于敢于尝试、敢于跌倒再爬起。

我曾为攻克一道难题熬夜查资料,在实验室反复做同一个实验只为得到更好的数据;也曾为准备一次社团活动,与社员彻夜讨论细则只为留下参与者们满意的笑容。那些看似“无用功”的坚持,最终都化作了我简历上的亮点、面试时的底气,更让我学会了如何独立思考、如何解决问题。大学给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,是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,以及在不确定性中寻找方向的勇气。

青春没有标准答案,但努力奔跑的人,终将遇见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。感谢鲁大,我为成为鲁大人而骄傲。(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撰稿:李楠 审核:于兆玲)

鲁东大学官方微信